五年來,科環集團煙臺龍源公司黨委堅持創新黨建工作機制,在“黨建+業務”基礎上,創新探索構建“黨建乘”模式,重點搭建“黨建乘企業文化”“黨建乘技術研發”“黨建乘生產安全”“黨建乘市場開拓”“黨建乘市場化改革”五大平臺,使黨建工作面貌、干部職工精神面貌、改革發展生產經營面貌煥然一新,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政治保證。
打造“黨建乘企業文化”平臺,強根鑄魂點燃“紅色引擎”。
強引領,筑牢共同奮斗思想基礎。該公司堅持思想建黨,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,以考促建,夯實支部堡壘,打造黨員創新攻堅、黨員先鋒隊、示范崗等載體,建強黨員隊伍。出臺“共建共聯、筑黨建品牌”指導性文件,促黨建業務雙提升。竭誠維護職工合法權益,五年來為群眾辦好事、做實事94件,打造“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”(市級)、“媽媽小屋”(省級)。深入實施“青馬工程”,建好青年學習、活動、發展平臺。啟動“煙臺龍源員工行為準則”的制定和推廣工作,編制印發黨建類制度42個。著力提升基礎宣傳工作質效,建設黨建品牌,拓展新媒體發布媒介,發布新聞1700余篇,其中科環集團刊載800余篇,集團公司刊載300余篇,發布微信推文200余篇、視頻200余部。
樹導向,筑牢改革發展人才根基。堅持黨管干部,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。五年來,提拔中層干部26人,其中黨員干部占比80%,40歲以下年輕干部占比超50%,建立健全干部常態化上下機制,累計14人退出干部序列。健全人才引進機制,建立“優秀畢業生+市場化選聘+系統內擇優”多通道人才吸納路徑,引進包括2名山東省“泰山領軍人才”在內的高端人才6人,強化“產學研用”深度融合,打造培養公司專業技術帶頭人隊伍。成功試點職業發展雙通道建設,探索建立“彩虹”人才孵化工坊。發布《組織機構管理辦法》等制度30余項,科學化選人用人。
嚴督導,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。聚焦構建“大監督體系”,成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協調小組,協調黨建、審計、財務、組織人事、法律等部門發揮業務監督作用。聚焦廉潔文化宣傳教育,打造宣傳主陣地。編寫下發《紀委三年規劃》,一體推進“三不”機制建設。五年來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、“三重一大”、物資管理、政治建設五項重點任務、工程項目、投資項目等重要領域的專項監督檢查25項,修訂、補充完善紀檢相關制度21項,廢止6項,以高質量紀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打造“黨建乘技術研發”平臺,驅動革新打好創新“攻堅戰”。
強研發,技術創新搭建平臺。堅持科技自立自強,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“超低NOx煤粉燃燒技術”、國家能源集團重點項目“燃煤鍋爐混氨燃燒技術開發與工程示范 ”等各級重大研發項目16項,申請專利294項。組建國家能源集團“鍋爐燃燒與傳熱仿真低碳實驗室”。 10余項科技成果成功實現應用轉化,5項科技成果獲得“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獎”等省部級獎項。潔凈低氮燃燒技術創新團隊榮獲國家能源集團2021年度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稱號。
強主業,點火技術再創新高。打造原創技術“策源地”,開發出具自主知識產權“高水分褐煤等離子體點火技術”,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全水38%以上的褐煤等離子體點火,填補技術空白。成功建設首臺600MW等級高水分褐煤無燃油機組,實現全廠單一燃料運行。研發出W 型火焰鍋爐微油富氧點火技術,在華電珙縣電廠作為科技項目示范,節油率達到 75% 以上,該技術獲國家能源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強開拓,黨建融合開創新局。形成“1+3+N”的模式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,構建黨支部、項目/課題、業主單位“三方聯建”機制。全面建設完善黨組織建設、黨員先鋒模范、前沿項目研發、市場拓展等多元參與共建共提升新格局,推進技術創新和項目合作,打造“資源共享、互聯互幫互補、協調發展”的“黨建乘支部共建”的基層黨建工作新形式。成功在鏈篦機—回轉窯煙氣脫硝及有色金屬煙氣綜合治理等領域開創多個國內“首次”“首臺”等技術應用業績,打開非電領域拓展新局面。
打造“黨建乘生產安全”平臺,齊抓共管織緊嚴密“安全網”。
強安全,安全體系全面搭建。打造“黨建安全生產”體系,建立黨員示范崗、成立項目黨小組,引領帶動廣大員工講安全、守規章、查隱患,積極投身安全生產。加入當地應急局黨建聯盟,對口幫扶“煙臺銀和精密電子”,實現區域共同安全。五年來共培養安全員61人,開展重大項目安全生產檢查42次,消防演練7次,召開重要安全會議25次,企業重大安全事故率為零。建立二維碼防偽防竄貨追溯系統,維護企業知識產權。
防風險,考評監督完善管控。堅持集中統一、規范管理,構建有序的陽光采購體系。完善采購制度,推進采購文件資質、業績條件及相關招標評分標準化建設,完善采購管理考核體系。加強計劃風險控制,將風險項目設計與執行分開、批量預投計劃實行逐級審批,加大預投物資批次投產數量。啟動云平臺,共享項目及呆滯物資相關信息。開展供應商分級管控,通過加強過程管控、質量輔導、約談通報、考核督導,提升產品質量。開展新技術、新業務培訓,提升監造能力。
重管理,組織帶動提質增效。堅持“保安全、提質量、降成本、增效益”為原則,提高生產效率。班組實行民主管理班務公開,定期召開班組會,突出黨員和班委會帶動作用,引領班組建設。建立班組管理和信息展示墻,規范安全、生產、勞動、物資、民主管理和教育培訓。開展現場五小活動,成立4個QC小組,黨員引領創新,改進生產工藝,實現節能降耗。通過“以老帶新”、技術比武練兵,加速技能人才培養。
打造“黨建乘市場開拓”平臺,區域聯建啃下“硬骨頭”。
重開拓,全員營銷開疆拓土。堅持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主,持續跟進鍋爐主業,積極開拓非電、煤化工、地熱、分布式光伏等市場,加大在鋼鐵、水泥等行業開拓力度。堅持將支部建在營銷一線,以支部共建等方式搭建信息交流共享渠道,在業務開拓中發揮黨員引領作用,貫徹全員營銷理念,發揮跨區域、跨體系、跨專業、跨崗位、跨層級、多部門協同聯動優勢,開展全過程市場營銷。五年來,組織市場推廣會30余次,簽訂合同33.34億元。
強閉環,一企一策保證利潤。堅持拓展集團級大客戶備件框架業務,深挖中小型集團備件框架業務。實現長協范圍內備件產品名稱、規格等型譜信息統一化。充分研判、靈活制定區域性備件銷售策略,實現“線上”與“線下”相結合。精細化售后信息管理,與多家重要客戶完成備件長協簽約及續簽。強化回款管理,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多渠道、多形式解決疑難項目,一企一策制定回款計劃。建立快報機制,加強回款跟蹤、監控,壓降應收賬款增量風險,五年回款35.78億元。
走出去,蹄疾步穩邁向國際。積極響應國家“走出去”發展戰略,結合不同國家政策、市場需求,按照“一國一策、內外有別”原則,側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如俄羅斯、印度、墨西哥、土耳其、泰國、老撾等國家的市場開拓,實現等離子點火技術、鍋爐綜合改造技術在海外市場的有效應用。通過咨詢服務業務、國際能源會議等途徑,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建設。利用“海外標準”,抓業務樹形象,繪制海外發展新藍圖,助力“一帶一路”版圖建設。
打造“黨建乘市場化改革”平臺,系統布局下好改革“一盤棋”。
強治理,高效運轉有效制衡。完成黨建進章程,明確黨組織機構設置和基礎保障;明確董事會決定公司重大問題,應當事先聽取公司黨委的意見;明確黨委設置及主要職責,使黨組織在上市公司中發揮的作用更加組織化、制度化、具體化。探索在國有企業建立更加市場化、更加豐富的激勵約束機制,進一步激發企業核心骨干克服當前市場困境、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目標的積極性,實施股權激勵激發員工干事創業信心斗志。自2016年以來,企業連續四年盈利,總盈利達4661.37萬元;收入總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,到2020年收入總額平均增長14.24%。人均利潤由2015年底的-7.12萬元/人提升至2020年的1.73萬元/人。
抓改革,市場導向激發動能。深化三項制度改革,落實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,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,實行“市場化選聘、契約化管理、差異化薪酬、市場化退出”。分別于2016年、2021年開展全級次勞動組織“四定”“六定”工作,精簡機構崗位,逐步將崗位縮減至300個。強化價值導向,建立以工程項目為核心的責任矩陣,推動人才“內部流動”,組織109個崗位(164個編制)公開競聘。采用低崗安置、協商解除等不同方式解決遺留、患病或績劣等員工退出問題,形成干部員工市場化退出長效機制。
重激勵,干事創業增添動力。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,惠及78名中層干部及核心技術人員,實現企業與員工共擔風險共享收益。持續收集合理化建議,全面調動全員創新活力。修訂《績效考核管理辦法》,不斷完善績效考核細則。開展三批揭榜掛帥活動,揭榜38個項目,實現首臺套項目簽約543.4萬元,疑難回款415.8萬元??茖W、合理推進降本增效,首推項目經理負責制,累計發放獎勵15.10萬元,降本314.04萬元。自強內功,完成多項目獨立結算審核,累計審減260.83萬元。完成公司自制產品發生器、整流柜標準成本核算。深入工程現場實地核實、測量,審減增項目595.62萬元,打破“只增不減”局面。
未來,該公司黨委將立足新發展階段、貫徹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,總結凝練做法經驗,形成可復制可推廣模式;健全長效工作機制,鞏固深化工作成效;完善運行管理體系,推動黨建高質量發展。以堅實的步伐推動實現黨建工作與企業治理、企業發展全面融合,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而不懈奮斗。